曾经风光无限的“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近日发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预警,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业内震动。 这家公司预计全年收入将大幅下降30%-32%,仅为3.6亿元至3.7亿元左右。 更令人震惊的是,与上年同期盈利8010万元相比,预计将出现9650万元至1.2亿元的巨额亏损。
这意味着,自上市以来,澜沧古茶将首次出现亏损,同时也将创下近五年来的最差业绩。 从盈利到巨亏,如此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对这家昔日的明星企业产生担忧。 这是否意味着普洱茶行业已经进入寒冬? 澜沧古茶又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5日,在澜沧古茶担任总经理近8年的元老级人物王娟,以“个人身体原因”为由辞去了总经理等职务,这一人事变动无疑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 目前,公司主席杜春峄暂时接棒总经理一职,但能否带领澜沧古茶走出困境,仍有待观察。 此前有报道指出,王娟与澜沧古茶部分股东之间存在分歧和摩擦,这或许是她离职的更深层原因。## 昔日风光不再:上市后的困境
2023年12月,澜沧古茶登陆港交所时,可谓风光无限,备受瞩目。然而,上市后不久,公司便陷入业绩下滑的困境,昔日的光环逐渐褪色。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澜沧古茶的营收仅为1.9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5.9%。与2021年巅峰时期的5.59亿元相比,营收已缩水近65%。净利润更是从2023年同期的2440万元骤降至508.9万元,降幅高达79.11%。此外,毛利率也从2020年的70.4%跌至63.9%。 营收、利润、毛利率全面下滑,表明澜沧古茶的盈利能力正在遭受严峻考验。
与此同时,澜沧古茶还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净额高达9.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58%,较2023年底增长了8%。 简单来说,就是澜沧古茶的产品卖不动了,积压了大量的库存。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2024年普洱茶市场整体规模增速放缓至6.7%,行业库存消化周期延长至32个月。 按照普洱茶“三年最佳品饮期”的说法,澜沧古茶的部分库存可能已经临近保质期的临界点,存在着实质性的减值风险。
在销售渠道方面,澜沧古茶长期以来以线下经销商为主。 这种模式在传统渠道时代曾帮助公司取得了不少优势,但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线下渠道的优势正在迅速减弱。 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澜沧古茶经销渠道收入为1.23亿元,虽然占比超过60%,但同比大幅下滑29.9%;直营渠道收入也同比下降了2.3%。
澜沧古茶在业绩预告中坦承:“线上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对线下实体门店经营冲击较大。” 因此,澜沧古茶2024年在线上渠道投入了大量资源,使得线上推广及服务费用同比增长超过50%。 然而,由于“缺乏对线上和线下产品的分类规划及价格管控”,线上销售似乎并未获得预期的增长,反而可能冲击了线下门店的经营。 同时,线上渠道的拓展,还会带来一系列渠道管理和价格管理问题。
事实上,从产品本身来看,澜沧古茶似乎并没有太大的硬伤。 澜沧古茶的核心问题,一方面可以归结于消费大环境的影响,但这其实是个外部的周期性因素;另一方面则在于渠道战略问题所致。
澜沧古茶对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似乎并没有通盘考量,又或者是缺乏线上运营经验,线上渠道的增量市场还没有打开,目前还处于“交学费”的阶段。 线上线下渠道的冲突、内部管理问题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澜沧古茶如今的困境。
不过,我们认为大家也无需过于悲观。 随着线上渠道经验的积累,澜沧古茶还是有望重回增长的。 另外,澜沧古茶已经开始探索新的增长路径。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利用品牌优势和供应链能力,重点发力KA渠道(主要为大型连锁会员制超市及平台营运网店),该渠道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150%,为公司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现金流。 同时,公司还布局了原料茶业务和现制茶及即饮茶上游。 这些新的尝试,或许能为澜沧古茶带来新的增长点。
目前,普洱茶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澜沧古茶也正处于阵痛期。 面对业绩下滑、库存积压、渠道困境等多重挑战,澜沧古茶能否成功突围? 新的管理班子又将如何带领澜沧古茶走出困境? 这些问题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 不过,随着公司新管理班子稳定下来,澜沧古茶或许能够实现一些突破。 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