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两融余额突破1.8万亿:与2015年牛市有何不同?风险可控吗?

author 2025-02-16 87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以太坊DeFiNFT元宇宙Web3

春节后,融资融券余额重回1.8万亿元高位,引发市场关注。这一数据比1月底新增700多亿元,融资余额更逼近2015年历史高点。然而,与2015年的“杠杆牛市”相比,此次高位却呈现出显著的不同,风险相对可控。

资金流向与行业偏好差异显著:

本轮融资资金流向与2015年相比差异较大。2015年,融资资金集中在非银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而目前,资金更多流向硬件设备、非银金融、软件服务、半导体和电气设备等科技行业。个股方面,东方财富、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仍受青睐,但也涌现出更多新兴科技企业。这种变化反映了市场投资风格的转变,以及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注。

融资集中度大幅下降:

2015年,融资买入个股数量不超过1000只,而本轮融资买入个股数量已达4000只,分散程度显著提升。这表明市场风险相对分散,单一股票的风险敞口降低。 过去,少数个股的暴涨暴跌会显著影响市场整体走势,但现在,这种风险得到了有效分摊,市场更趋于稳定。

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低于历史高点:

2015年,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最高达到18%,而本轮融资余额重回1.8万亿,但该比例并未超过10%,目前维持在9.71%左右。这表明市场融资杠杆使用程度相对适中,系统性风险较低。

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还需考虑其他因素。例如,2024年四季度普通证券账户开户数大幅增长,信用账户开户数也显著增加,这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增量资金。 同时,去年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提振了市场信心,促进了两融余额的增长。

风险评估:

虽然两融余额再创新高,但与2015年相比,本轮融资杠杆资金的风险相对可控。资金流向多元化,集中度降低,以及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的控制,都降低了市场系统性风险。然而,投资者仍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谨慎投资,避免盲目跟风。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

请发表您的评论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kebito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