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百亿私募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景林资产”)宣布自购1亿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是2025年首家宣布自购的私募基金公司,也为持续升温的私募“自购潮”再添一把火。
私募自购潮持续升温,总金额超8亿元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3日,2024年以来共有17家私募发布过33次自购公告,累计自购金额达8.43亿元。其中,百亿私募成为自购主力军,5家百亿私募共计自购19次,金额高达5.64亿元,占比超过总金额的66.9%。单笔自购金额最高的是幻方量化,达到2.5亿元;景林资产1亿元自购位居第二;因诺资产8000万元自购位列第三。
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程在《2024年年终给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他认为,部分行业龙头公司估值仍有折价空间,如果2025年CPI拐点出现,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公司将成为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
私募自购的积极意义及风险提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私募自购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增强市场信心、提升流动性、引导资金流入。私募机构作为专业投资者,其自购行为传递出对市场看好的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吸引更多资金入市。
然而,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跟风。私募自购只是众多投资决策因素之一,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独立判断。
百亿私募自购背后的市场信号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指出,百亿私募自购反映出市场处于相对低位,蕴藏投资机会,也体现了机构对未来走势的积极预期。但他提醒投资者,投资决策不能 solely 依赖于私募自购行为,还需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等因素。
未来投资方向及布局时机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高安婧认为,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央行一系列政策工具的落地,以及政治局会议和相关部门文件对股市的稳定支持,都将对股指形成支撑。她建议关注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以及AI+产业链、人形机器人、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领域,同时关注制造业和消费品牌出海,悦己消费和高股息方向。
刘岩表示,对于拥有中长期资金且对市场有深入研究的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环境确有较好的布局时机。
区块链技术视角下的私募自购潮
从区块链技术的角度来看,私募自购潮可以视为一种去中心化信任机制的体现。通过透明的公告和数据记录,提升了市场参与者的信息透明度和信任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区块链技术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私募投资的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增强市场透明度和效率,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也为私募机构的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
总结
景林资产的1亿元自购,以及持续升温的私募自购潮,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和积极预期。然而,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谨慎投资,避免盲目跟风。未来,区块链等技术将进一步优化私募投资生态,为市场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